close
中國時報【連雋偉╱綜合報導】
大陸國防科工局昨日指出,12日8時21分,嫦娥3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號月球車11日5時許也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上安全度過首個月夜,通過長達14個地球日的極低溫環境考驗。這標誌中國成功突破了探測器月夜生存技術。
目前,嫦娥3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工作狀態正常,地面各測控站和中心數據接收及處理正常。嫦娥3號探測器去年12月2日發射升空,12月14日在月面軟著陸。
月球上的一個月晝和月夜分別相當於地球上的約14天。去年12月下旬,兩器進入月夜斷電關機狀態,直至這兩天陸續喚醒。
在這段無電力、月夜低溫攝氏零下180度的14天長夜裡,月球車團隊還幫玉兔號裝上類似「暖氣」的設備產生同位素熱能。但到底玉兔號能不能醒來?何時醒來?就由玉兔號自己決定了。
嫦娥3號副總設計師賈陽解釋,由於地球自轉,只有在弧段(即中國朝向月球的時段)內,地面控制人員才可向月球車發出指令。當太陽重新升起,玉兔號可能不在弧段內,如果太早或太晚喚醒玉兔號,可能導致無法正常工作。
因此,研製人員決定「不叫床」,讓玉兔號「自己醒來」,也成功達成目標。
轉貼來源:Yahoo 新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