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舞台藝術是在舞台上進行展開的表演形式,一般的舞台口是12m寬度,7m高的鏡框式,三面牆。各類劇種將在舞台上表演,同時舞檯 燈光 也只能是在12m×7m鏡框式,三面牆的舞台上展開,進入燈光的藝術創作,燈光往往受到舞台大小的製約,舞台的燈位一般分為面光、耳光、柱光、反光、逆光和頂光幾大類。

首先一個劇的形成,它要通過反复的排練,在這排練的過程中,燈光設計就必須介入,也就是我們說的前期準備階段,在看排練的同時,記下演員的調度位置,然後 畫出燈位圖,什麼地方需要特殊燈,什麼地方需要定點光的處理,這一切都必須事先在設計中確定下來,接下來,才是燈光的進入,系統的燈光安排,舞台上的燈位 和燈號都是有限的,幾道幕常常佔用了燈光的空間,有時常為一個燈位同裝置部門僵持不下,在燈光安裝完成後,接著排光以及彩排等等,舞台劇特別講氣氛,人物 造型光,環境光,這一切燈光設計都必須考慮,而且還得做到全面、燈光要隨著劇情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是隨劇情的節奏而變化,在舞台上真實而濃郁的環境氣 氛,能夠烘託人物,傳達生活的氣息,同時環境氣氛呼應觀眾心理和表達人物的性格、職業、愛好。

在舞台上演員的表演必須誇大自己的形體動作,而且演員往往借助家具,樹木,有依托表演起來更方便、更為自然大方,在舞台同樣能體現(早晨、中午、傍晚或月 夜等),在這一點上主要是根據劇本的要求,對環境、人物的渲染,刻畫在不同的場次和不同的人物矛盾衝突,總之這一切燈光與表演使整個劇成為一體,它們相輔 相成,能夠起到互補的作用,使完美的燈光與劇情趨與和諧統一。舞台給予燈光的空間較小,而且演員是在一個鏡框式的舞台上表演,演員同觀眾的交流距離太遠, 在這一點上,電視燈光就可大大地體現自己的才能和有效的空間。發揮較為自如,燈位可隨機位變動而變動。
   
舞檯燈光與電視燈的共性是都利用燈具在不同的形勢下進行燈光的創作,而舞台上的燈光一次性安裝到位後,只是作一部份的小調整,舞台的面積只有12m×7m, 舞台燈光 設計能把生活的一面完美地展現的確不容易,更為了不起,所以很多地方值得借鑒。

近兩年來筆者參與拍攝的情景劇有360部集之多,這一切都為自己燈光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三部不同的情景劇《農家樂》、《鄉里人家》、《兒大女成人》 ,是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地方,城裡、鄉里都出現在畫面裡,電視燈藝術不是簡單地供給攝像機的光亮,也不是簡單地滿足製作技術的照度要求。而是利用光線參 與藝術創作,用光線描繪和塑造鏡頭前的形像,這是電視燈光照明根本任務。

隨著電視事業的發展和電視形態的演變,觀眾對於電視藝術欣賞水平和審美要求的提高,對電視美學的觀念,光的觀念也在發生深刻物變化,人們己不滿足於電視藝 術作品只能簡單講述故事,交代情節、定實性或造作光線照明,而日趨注重和追求真實與自然的光線效果,在電視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要藉鑑舞檯燈 光,由影照明,在實踐中總結電視燈光的成功之處。
   
舞檯燈光與電視燈光相比較起來,舞台往往受到有效空間的製約,而電視就要靈活得多,場面同舞台相比更大一些,因它不受環境的製約,他們也是虛與實的關係,電視反映戰爭場面、地震場面,一切就非常的困難,只有借助天幕加幻燈或電視投影或加電影機展現。

一部舞台劇的形成,燈光介入是較早的,通常是在兩個月左右,而一部20集的電視連續劇週期才兩個月,所以電視燈光設計人員到了一個場景後要在導演說戲完後 完成佈光的任務,整場的主光在什麼地方確定,達到什麼樣的人物造型效果,人物輪廓光用在什麼位置,這一切電視燈光設計人員必須在短時間內確定下來,提供給 攝像。

舞台上演員往往誇張,而一個畫面只是一雙眼睛,花的特寫,讓觀眾看清花芯、花瓣,這一切的畫面都得靠燈光的正確的燈位,給攝像機以正確照度才得以完成,燈光關係到整個攝像機人物和景物的區別,前景和後果的亮暗關係,光圈大人物清楚而景物變虛、光圈小景物清楚

(摘自: 音響燈光音響 交流站)

 



參考文獻:
1柯重吉 現行資訊科技融入方式的探討
2谷欣伍 1988 色彩理論與設計表現
3李志君 2004 基礎色彩學

資料來源:照明系統設計


http://www.sheng-lin.net/news_view.asp?News_ID=191&Class_ID=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聲林燈光音響 的頭像
    聲林燈光音響

    聲林燈光音響

    聲林燈光音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